在敏捷开发中,我们用Product Backlog来承载需求的集合,里面包括需求的优先级以及排序等。进入迭代后用Sprint Backlog来表示迭代内的需求和任务。单个需求用User Story卡片来沟通。高效需求协作在团队规模较小时比较容易开展,但如果团队上了规模,多团队间怎么有效的进行需求沟通,怎么在多团队间进行高效的需求协作呢?以下分三种规模的敏捷团队进行探讨。
1.单团队敏捷
在单团队敏捷中,采用典型的端到端交付敏捷特性团队,整个团队可以完成从需求到产品开发上线等一系列事情。从需求协作的角度来说,一般会经历3个重要的会议:
1.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工作坊
2.Sprint Planning 1 会议
3.Sprint Planning 2 会议
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(PBR)工作坊,主要用于业务方,PO,用户,和团队一起了解下阶段业务目标,分析产品功能以支持业务目标,并对User Story进行拆分,组合,初步估算,同时对Product Backlog进行优先级排序
Sprint Planning 1 会议,PO和团队设定迭代目标,确定迭代内能完成多少User Story卡片,对卡片模糊部分进行再次澄清,对卡片进行再次估算和调整
Sprint Planning 2 会议,团队创建Sprint Backlog,并对迭代内要做的User Story卡片进行任务拆分,估算任务时间,同时领取任务(有些团队采用将Sprint Planning 1&2会议合并为一个会议)
会议发生时间线如图:
可以看出PBR会议在整个迭代期间多次进行,主要集中在迭代后期举行比较多,Sprint Planning会议一般集中在迭代第一天进行,但也有将Sprint Planning 1 会议在前一个迭代末进行,Sprint Planning 2在新迭代开始进行,这就是迭代内敏捷需求协作开展的活动。
2.多团队敏捷
随着市场增长,对产品功能需求增多,产品特性上线时间要求更急迫,单个团队无法满足市场对软件推出速度的期望,这时就需要建立多个敏捷团队并行迭代开发。而且多个团队之间的需求可能具有依赖关系,这时需求协作就比单个敏捷团队复杂一些。敏捷团队结构可以有多种变化。针对PO角色来说一般有3种团队结构。
最常见的一种是多个团队之间有主PO(CPO),每个团队内部有各自的团队PO(TPO)。
第一种PO组织方式-CPO和Team PO
在这种团队结构中,CPO负责整体Product Backlog的梳理,TPO负责迭代内需求的卡片的细化,为团队澄清需求,以及团队间依赖需求的协作沟通
第二种是多团队之间有主PO(CPO),团队内部不再安排团队PO(TPO)。
第二种PO组织方式-CPO
这种结构要求团队和CPO紧密协作,CPO负责整体Product Backlog的安排,同时团队经常参与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和CPO一起进行Product Backlog的梳理。团队也需要经常和业务方进行沟通,了解产品业务目标,以及设计怎样的产品方案以满足业务目标。在这种组织结构下团队对产品方案有更多的设计决策权。
第三种是无主PO,团队里面有团队PO。
第三种PO组织方式-只有团队PO
这种方式并不推荐,但经常出现在采用敏捷的组织结构中,这个组织结构很容易造成团队各自为政,每个TPO只考虑自己团队的需求,需求依赖的团队间需求协作效率降低。容易出现A团队由于依赖B团队的一个需求,而产生等待现象。
不管是哪种团队结构,有个原则是一个产品只建立一个Product Backlog,而不管内部有多少个敏捷特性团队。这里容易出现的敏捷反模式是每个团队都有一个Product Backlog.试想一下针对一个产品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PB,就会出现每个团队只关心团队内的PBI,失去对产品全景的理解,同时对PBI的排序只会针对本团队需求进行局部排序优化,缺乏对整个产品需求优先级进行调整的灵活性。而第三种PO结构最容易出现每个团队一个PB,没有一个统一的PB,团队间为了对齐需求花费大量沟通协调成本。
在多团队敏捷中需求协作活动大致有如下几种:
1.总体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工作坊
2.单团队或多团队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工作坊
3.总体Sprint Planning 1 会议
4.单团队或多团队Sprint Planning 2 会议
总体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工作坊,由主PO发起,团队PO,团队代表,业务方等一起参加,主要对下迭代涉及到的Epic进行沟通,拆分,同时每个团队选取Epic或User Story卡片进行后续单团队或多团队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工作坊分析,识别团队间需求的依赖关系
单团队或多团队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工作坊,需求间没有依赖的团队举行单团队PBR工作坊,团队内部进行Epic或User Story沟通,拆分,估算等,如果是需求间有依赖的多个团队,则举行多团队PBR,多个团队一起分析,沟通,拆分,并估算依赖部分的User Story
总体Sprint Planning 1 会议,主PO,团队PO,团队代表一起参加,之前已经举行了PBR工作坊,再次对剩余模糊的需求问题进行澄清,同时多团队领取下迭代User Story卡片
单团队或多团队Sprint Planning 2 会议,领取比较独立US卡片的团队召开单团队Sprint Planning 2 会议(和单敏捷团队的会议一致),领取卡片有关联关系的多个团队间举行多团队Sprint Planning 2 会议,团队间创建各自的Sprint Backlog,针对依赖部分进行集体澄清,估算,优先级调整,比较独立部分则团队各自进行澄清,估算。
这些会议开展时间,如总体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,单团队或多团队PBR工作坊会在一个迭代中持续开展,针对下个迭代的User Story进行沟通,拆分,AC编写,实例化需求编写。而总体Sprint Planning会议和单团队或多团队Sprint Planning 2 会议是在迭代第一天依次开展针对本迭代需求进行最后澄清,还有就是任务分解,评估,团队领取卡片等。
3.规模化敏捷团队
产品进一步扩大,团队进一步扩充,现在一个产品可能由几十上百个团队,上千人一起协作开发。这时多敏捷团队模式无法高效进行协作,需求沟通效率降低。我们需要对组织结构进一步升级,对产品和团队进行领域划分。每个产品会产生多个领域,每个领域里面由8~10个团队在里面协作开发,同时多个领域并行开发,所有团队采用统一迭代的方式(迭代起止时间相同)。那么在需求协作方面有哪些变化呢?我们先来看看团队组织结构的变化:
规模化敏捷组织
在规模化团队的场景里,我们有个主PO(CPO),下面分别有领域PO(APO)进行协助,同时APO下面可能会有团队PO(TPO)。这时需求量变得庞大,有些组织继续使用每个产品一个Product Backlog的优秀实践,同时辅以User story mapping进行产品规划,还有些组织采用一个主Product Backlog,并拆分出几个Area Product Backlog,因为领域之间一般没有太多需求交集,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对齐Area Product Backlog。在规模化敏捷里面,有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敏捷里面推荐端到端的全特性团队,但在规模化的产品里会有中台或者PAAS等横向平台级的团队出现(如上图黄色部分),单个团队很难端到端完成整体需求交付,一个需求会跨越多个团队协作开发才能完成,规模化需求协作活动会有如下变化:
1.Product Owner 团队会议
2.领域总体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工作坊
3.领域单团队或多团队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工作坊
4.领域总体Sprint Planning 1 会议
5.领域单团队或多团队Sprint Planning 2 会议
新增Product Owner 团队会议–CPO,APO,TPO参加,用来对齐组织战略,业务目标,产品目标,领域之间需要协作部分的讨论,同时拟定发布计划,一般每个迭代举行一次,为下个迭代的产品需求进行沟通。
后面4个活动和“多敏捷团队“里面的活动基本一样,要注意的一点是,这些活动要让平台级团队TPO或技术代表参加,特别平台级团队横跨多个领域,就需要派团队代表参加所有涉及领域的会议,因为上层业务团队是平台级团队的用户。
最后简述CPO,APO的职责:
CPO作为主PO,负责产品方向,对齐公司战略和业务目标,对产品级的Product Backlog有决定权,并定义优先级,召开Product Owner 团队会议。还有就是参与评估Sprint review会议等。
APO作为领域PO,维护Product Backlog的领域部分,或者Area Product Backlog,参与Product Owner 团队会议,为Area Product Backlog优先级排序, 为多个团队澄清领域内需求,参与领域总体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工作坊,领域总体Sprint Planning 1 会议。
后记,XP和scrum提出的时候对大规模采用敏捷并无太多考虑,如果简单套用这些方法,会出现单团队的情况下效果提升,规模化后效率并不理想,就像一个巨人发育不良,左手大,右脚小,规模化敏捷还处于摸索状态,对银弹的摸索不会停歇,组织在采用规模化敏捷的道路上,会遇到各种问题,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思想是敏捷和精益的文,根据这些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且多样性的敏捷实践。